遇“荐”好书,共话评价——记高段语文组第七次教研活动发表时间:2023-12-26 分享到:

“欲求教书好,先做读书人”读书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,教师的精神成长,需要高品位阅读的滋养;教师的专业发展,需要经典专著的引领。为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,我们语文高段在第十七周周三下午针对教学评价,开展“遇‘荐’好书,共话评价”教师读书交流活动。

 

戴蓓蕾老师分享的话题是《目标 任务 量规:表现性评价促整本书阅读有效开展》。

她让我们了解什么是表现性评价,并指出表现性评价的三个结构要素:明确评价目标,设计评价任务,制定评价细则。任务与目标具有一致性,任务之间的内在逻辑合理,还从不同教学维度,不同年级段,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评价内容进行深入阐述。

吴小春老师与我们分享的是《“教—学—评”一体化的小学语文新探索》,吴老师认为“教—学—评”应该一体化,核心是教、学、评三者要相互看齐、相互对接,其实质是教、学、评三者在目的、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一致性。“智教”明确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;“趣学”是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开展的种种充满趣味的学习活动,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实现目标而开展的智慧化指导活动;“慧评”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智慧评价,监测目标达成度。三者循环往复,不断优化,最终形成“教—学—评”一体化的语文“智趣课堂”新样态。

吴娥秀老师分享《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》一书,从两个方面入手:1.评价与学习  评价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动机,若学生有更强的动机,就会有更好的学习结果。2.评价对教学的影响,与教学相分离的评价,会牵着教学的鼻子,控制着教师及其教学,制约着我们教学的取向,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,甚至决定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内部评价。她启发我们好的教学来源于课堂,而成功的课堂离不开达标的评价。评价与教学不能分离,教学评一致性的达成,需要课堂评价的不断实施。

谦虚温婉的姜瑜老师分享的书是《融于教学的形成性评价》,先从三个方面阐述这次的阅读体验——难。一是语言习惯和文法不同,而产生阅读障碍。二是全学段全学科,这是一本全学段全学科的教育理论书籍,无所不包,涉猎极广。三是书中的专业术语精深难懂。然后针对5个关键策略,叙述自己对形成性评价的独特理解:1. 反馈应该是有焦点的反馈,2. 反馈应该和学习目标相关,3. 反馈应该引发学生思考。

张秀燕老师与大家分享的是《基于项目化式学习的小学语文“整本书阅读”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》,从这几方面进行:一在项目化学习中进行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,二、当前小学语文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。三、项目市学习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。张老师重点阐述其教学策略:1、结合阅读标准,制定阅读项目任务,2、教授阅读技巧,深化阅读思维,3、利用跨界阅读,落实学科核心素养,4、自主阅读探究阅读,把握整本书阅读技巧。

陈丽老师通过线上分享《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》这本书,分三个内容与大家共勉:一是聚焦三个维度,设计表现目标,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多元培养,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,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,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发展。二是参照表现目标,设计评价任务, 在确定表现性目标后,教师要给目标,设计与之匹配的表现性评价任务形式,并确定任务的具体内容。三是融入评分规则,设计评价方式。评价方式可分为镜面式、反应型、项目类这三种方式。将表现性评价嵌入语文教学,有助于促进“教学评一致”的实现。

最后组长张冬雷进行了总结,针对教学评价给大家提出四点建议:1、我们的评价要注重全时化;2、我们的评价主体要多重化;3、我们的评价要多样化;4、我们的评价要多元化。

一次读书分享就是一次心灵洗礼,聆听五位老师的精彩分享,让我们颇有拨开云雾见天日之感,在这冬日的午后,感到阵阵暖意,全然没有寒冬的凛冽。因为读书,我们的课堂将充满智慧,因为读书,我们的教育将一路芳香,因为读书,我们的生命将会遇见诗与远方。这万物蛰伏的日子里,让我们与书籍携手同行,开始教育生涯的心灵之旅!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撰稿:邵小微   审核:张冬雷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